关键词:picket fence 尖桩篱笆
除了picket fence的经典画面,“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不落人后)”也是谈论美国梦时常提及的谚语,指的是一个人把邻居(Jones家)作为社会阶级的基准或物质积累的基准,而未能“跟上这些人”将被视为表现出社会经济或文化上的自卑感。 许多影视作品也常以picket fence的意象为题,如:90年代曾获黄金时段艾美奖最佳影集的《警戒围栏》(Picket Fence)的场景就发生在威斯康星的小镇罗马。《绝望的主妇》(Desperate Housewives)描绘了美国小镇中四位中产阶级家庭主妇的婚后生活,其中的主角们也住在有着白色尖桩篱笆的大房子里。 “白”篱笆外的人 时报在最近的文章《“小奖励”、“Z名单”:哈佛招生秘密标准曝光》中,使用picket fence一词来形容一名成绩无懈可击、在同侪中名列前茅的亚裔高中生。文中写道: “负责审核其哈佛大学申请书的招生官员称他是‘公认的尖桩篱笆’——也就是美国梦的化身。” “An admissions officer who reviewed his application to Harvard called him ‘the proverbial picket fence,’ the embodiment of the American dream.” 但即便如此,这名优秀的亚裔高中生还是被哈佛拒之门外。这是否说明picket fence仍然很“白”?(人们在使用picket fence来代指美国梦时,通常会在前面加上white一词,除了表示篱笆经常被涂成白色之外,“白”也是白人精英特权的隐喻。)时报最近的另一篇文章《为什么美国的精英学校那么“白”?》中,也提及了美国精英学校的招生制度一直在设法照顾富有后台的白人学生。 消逝的美国梦 时报作者考利写道,几十年来,以“尖桩篱笆”为典型意象的美国梦已濒临灭绝,而特朗普政府种族主义和阶级歧视的政策正在加速美国梦的消亡。她进一步指出: “工会的长期衰落和自动化的兴起......使许多人更难负担尖桩篱笆或两个半个孩子。” “The long decline of labor unions and the rise of automation... have made it harder for many people to afford a picket fence or 2.5 kids.” 近几年,有越来越多人将尖桩篱笆的意象与负面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例如导演大卫·林奇(David Lynch)在1986年的电影《蓝丝绒》(Blue Velvet)中,就以美国郊区鲜花盛开的白篱笆、大房子为背景,开展了一个充满超现实意象的黑色故事。
在现代社会中,有越来越多人尝试“挣脱藩篱(jump the picket fence)”。时报作者迈可·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在评价《Dancer From the Dance》一书时认为,这本书挣脱了过去的框架,将酷儿的讨论推到公众视线的前台。他写道:“这是一个关于挣脱藩篱的故事。”(It’s a story about jumping the white picket fence.) 时报文章《挣脱藩篱的男人》(Men Who Jump the Picket Fence)提及了一名男性选择抛下房子、卖掉所有的家当,带着家人到中南美洲冒险的故事。另一篇文章提到,有越来越多美国年轻人选择在都市中过“没有尖桩篱笆(No Picket Fence)”的公寓生活,而不是买房。他们之所以这么做,除了金钱或大环境的实际因素,也是个体试图挣脱束缚的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