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词:Post-truth | “后真相”的真相
编辑:给力英语新闻 更新:2016年12月7日 作者:纽约时报黄少杰
在竞选期间,Facebook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一直坚称人们可以在该平台上分享各种意见。
post-truth 后真相被《牛津英语词典》选为2016年的年度词汇,被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circumstances in which objective facts are less influential in shaping public opinion than appeals to emotion and personal belief)。
使用post作为前缀的复合词在英语中很常见,通常指某一特定的情境或事件之后,如post-war(战后)、post-match(赛后)等。到了20世纪中叶,这一前缀的含义逐渐丰富起来,出现了post-national(后民族的,在1945年首次被使用)、post-racial(后种族的,在1971年首次被使用)等词汇,其中的post有了更复杂的含义,表示特定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无关轻重。
根据牛津词典统计,post-truth在2016年的使用率比前一年增长了2000%。考虑到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期间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这种暴增似乎也合乎情理。
中国也不例外。两个月前,一则“公司女员工排队吻老板”的假新闻疯传网络,突显了数字化驱动的“后真相”环境。当然,中国的情况更为复杂,因为这里有一个审查制度下的“前真相”基础。
牛津词典部总裁加斯帕·格拉斯沃(Casper Grathwohl)表示,post-truth或许将成为“定义我们这个时代的词汇之一”。
而在《纽约时报》12月6日的观点文章《“后真相”时代,谁来定义假新闻?》中,作者则阐述了另一种看法——对假新闻的恐慌让人愈发相信,我们生活在后真相时代。但后真相的真相远比字面意义上来得复杂。(But just as with fake news, the truth, if I may still use that word, about post-truth is more complex than many allow.)
假新闻古早有之,“真正的变化不在于新闻造假,而在于旧有的新闻守门人丧失了权力。它们定义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的能力也受到了侵蚀”。而在牵涉到当代政治时,事实或者说真相,也只有“在某种意识形态框架之内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