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课改使英语教学时间减少,我想这是在课改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如果知识点讲解过多,害怕时间不够充分,学生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所讲知识,相应的听说能力也不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如果讲解过少,又怕学生不会运用,一到考试,分数变低,所以很难处理这种矛盾。面对这种形势,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我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改,不一定在短时间内有效果,但不改一定是没有效果的。
如何既能让学生听说能力得到锻炼、理解知识,又能让学生健康(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地成长为一个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了解世界的国际公民,这是新形势下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英语课程改革地瓶颈。
通过近一年的教学,有了自己的一点体会与感想:
首先,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学做真人”,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本身就应该有一种“健康育人,全面教育”的观念。如果教师本身没有这种观念,这种育人意识,你就不会很好地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不会很好地注重整体教育。在英语教学中能够把“爱己,爱家,爱国”的思想润物于无声地让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形成自己的一种体会,内化在自己的心灵深处。
其次,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应该具有很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有涉略与了解各学科之间的能力,并能很好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
在讲到课改后外研版高一教材(Book 1) Module 1 中的Cultural Corner中美教育教学体制的不同点时,教师不仅要把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讲清楚,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美国高中课程注重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强调的是动手能力的培养。高中开设一些适应社会发展,符合自身兴趣的课程。如,缝纫,烹调,机械操作等等,这样到社会上能够有一技之长。作为个人来说他们更注重个性的发展,个性的张扬。而中国的教育则更注重群体的发展,一种团结互助意识的培养。从教育理念上可以看出中美教育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够团结互助,创建一个美好而和谐的社会。
再次,英语教师本身要有良好的搜集材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搜集资料并不仅仅指搜集有关本科目教材的资料,也要搜集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教育资料,也可以通过自身的经历与体验,“寓教育于教育之中”。如在讲到第一模块的一个词组中: be divided into…“把、、、分成” 这个词组时书上写了一句话“The school year is divided into semesters.” (人生是不分学期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but life is not divided into semesters.”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又翻译了一遍。“学校是有学期的,而人生是不分学期的。我希望大家都能利用好时间,把握住你们的现在,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这样既能让学生欣赏到句子的美,又能在欣赏句子的同时,既学到知识,又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也许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会让学生们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震撼,也许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改变学生的一生,也许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让师生之间,让学生之间,让自己与自己之间形成一种和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我们始终要坚信:“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奇迹”。请你相信自己,你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你也一定会创造奇迹。
最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是不可忽视的。
哲学上讲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同样,一种不合乎情理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则会影响教学效果,阻碍学生的进步,最终影响一代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只能适合某一特定阶段,并不能成为永恒。教学方式、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在教改过程中只有不断地、认真地、用心地去实践并总结,才会形成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讲课风格,只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真正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在一种学生乐学,擅学的氛围中,让学生健康成长----这样的课我觉得是一堂好课。单纯的知识讲授是不可取的。
以上只是我个人观点,站在英语学习的角度上来思考的。“方法”是没有一成不变的,只有真正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现实需要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最好的。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