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10天的东莞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已经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回想这10天的日日夜夜,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感觉自己过得既忙碌又充实:聆听来自香港教育学院教授们最实用的全英讲座,学习和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听取了三位教授的讲座和授课后,我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有一句拉丁谚语说:“懂得自己无知,说明已有收获”,这就是我最深刻的体会之一,而让我感受更深刻的是三位教授课堂的“新、趣、实”。
一、“新”—— 新潮的教学理念。
三位授课教授都是来自于香港教育学院,他们的到来,就意味着给我们带来了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毕竟香港是国内英语教学最先进和最前沿的阵地之一。老师们都是具有多年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他们在课堂上纷纷向我们展示了香港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我们进行一次“头脑风暴”、一次“头脑洗礼”。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
1. Ms Jennie Wang:Phonics要在语境中教才更有实效(Phonics should be taugh in context.)。Jennie通过一些活动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语境中教Phonics,并让我们实际参与其中去感受其用。对比和反思自己在教Phonics时的方法,那的确太过于机械和单一,更重要的是我的语音教学多数都是在没有语境中进行的,现在回顾思考一下觉得的原来的教学方法的确是没有意义和效果。
2. Ms Jennie Wang:课堂教学活动务必要考虑到“信息沟(There’s not a information gap, there isn’t a real activity.)。教学过程实际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要成功地完成这个过程,就必须有一定的信息差,学生和老师要通过交际缩短或填补他们之间的信息差距,从而达到了一定的"信息平衡",填补"信息沟",进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反思自己确实常在课堂上常用一些没有信息沟的活动,如:教师:“Where is the book?”学生回答:“It’s on the chair.”老师和学生都知道桌上有一本书,交际双方的信息传递处于同一种水平,现在明白这是一种不具现实意义的交际,是一种“明知故问”式的伪交际,也难怪我的学生也会对于一些课堂活动产生厌倦感。如今我是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呀!
3. Dr. Anne Ma:清晰明白了何为“任务型教学”(What is a task?)What is a task? Has a purpose, has a context, involves students in high-order thinking skills, develop students’ language in an integrated 4 skills and has a product. 回顾自己在设计高年级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时候是没有把任务型教学中的五个重要环节都很好地贯穿于活动中,特是“Product ”部分更是欠缺,相信在正确理解这种教学方法之后,今后对自己的教学有进一步的提升。
4. Dr. Benjamin Li:任务型教学评价比传统考试评价全面有效。(Task-based Assessment is up-date, Traditional examination is out- date.)Dr. Li通过让我们参与一系列的活动来体验这种新型的教学评价,也正是这种体验让我明白了原来考试不是唯一一种评价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方法,我们应该开动我们的大脑机器,让它运转起来,多产出一些考察和评价学生的好方法、好策略。因此,我们要多学习、借鉴他人好的东西,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有不断的进步;只有不断的进步,才能公平评价每一位学生。
二、“趣”——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
三位教授用他们的敬业精神引领着我们的学习生活。他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都把自己个人现有最为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展示出来,让我们参与、体验和学习。
其中思维严谨的Ms Jennie Wang向我们展示和说明Pronunciation Journey(pairs work):让学生通过相互听一组单词,根据听到的读音画出你的路线图,最终找到和到达某一城市或国家。语言幽默的Dr. Benjamin Li的Reader’s Theater,展示给我们如何运用这种形式自由、活泼的Reader’s Theater来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Shared Reading with Big Book”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有文静高雅的Dr. Anne Ma在PPT上呈现出形式各样的“Poet”, 有的像蛇、有的像长颈鹿,还有的像一根冰棍。太有趣了,原来诗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神圣而不可写的。总而言之一句话,三位教授独特、新颖、有效的课堂教学令我回味无穷,大开眼界,让我更是收获得盆满驮满!
三、“实”——实用、有效的教学活动。
一节课只有40分钟,课堂教学活动可操作性强、实用就变得十分重要。秉着这种理念,各位教师展示出来的活动除了注重“新颖有趣“以外,还更注重“实用有效”。以Ms Jennie Wang为例,由于她三天的课程内容是:Teaching Prnunciation and Phonics和Teaching Grammar and Vacabulary,这些内容对于我们小学教师而言是最为基础的东西,因此老师也把一些最实用、最有效、可操作性最强的活动介绍给我们,如: Mini Pairs, Tongue Twisters, Bingo, Taking the right message, Rhythm poster, Songs, Rhymes and Raps Jazz chants, Information gap activties等。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利用教室环境来渲染学习英语的氛围,三位教师都分别向我们介绍如何利用课室,装扮课室来营造一种学习英语的气氛,展示的图片中有教师制作的单词卡或语音卡、学生的各种形式多样的作业作品等。总之一切都在于教师的智慧:教师有多少的智慧,学生就会有多好的表现!
此外,本次学习培训更是让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短暂的集中培训让我感受到了交流合作的快乐。在听课、交流和讨论时,在班级里、QQ群里,我们开诚布公地交流自己的想法,互相帮助出谋划策、解决讨论问题,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说,每一次研讨、交流活动都是那么真诚、朴实,大家在一起讨论教学中的困惑,交流教学中的体验,仿佛是彼此心与心的交流,更是大家用情感谱写的一曲值得回味的篇章。包括和我们的班主任任罗露玲和刘明月老师,罗老师和李老师的平易近人让我们少了许多距离感,这些都是培训中最快乐的。
短短的10天培训学习生活真是让我回味无穷,流连忘返!老师们的精彩的课堂和讲座已深深的烙在我的脑海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从各位老师身上学习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能慢慢消化这10天的所学到东西,将老师的敬业精神和授课精髓运用于我的实际教学中去,惠及我校的每一位学生学生。愿“一片金色的回忆,一份永久的纪念”成为我重新跋涉的新起点。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第一小学 朱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