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笔者和大家一起分享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国翻译出版的匈牙利著名当代翻译家卡托-罗姆勃在《我是怎样学习外语的》一书中给外语学习者提出的10条建议。
卡托-罗姆勃20世纪30年代在大学主攻自然科学,由于环境的需要和对外语的爱好,并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和通过孜孜不倦地努力,通晓10多种语言,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外语工作者。曾有报道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接待去匈牙利访问的亚洲和欧美各国的高级代表团时经常由她来担任主要翻译。
她在《我是怎样学习外语的》一书中写道:“我把我在外语这一广阔天地中漫行所得到的经验总结成10条或者说是10项建议,献给那些真正想要掌握外语的人们。”她给外语学习者提出的10条建议是:
1.语言要坚持天天学。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就是学十分钟也可以。当然,最好是早晨学;
2.如果学习的愿望减弱得很快,这个时候就不要硬来,但也不要丢下。要另想一种形式:把书放下,去听听广播;把书中的练习暂时搁置一旁,然后去翻一翻词典等;
3.千万不要机械地死记硬背,不要离开上下文而孤立地死记硬背词语;
4.优先摘记并背诵那些用德场合最多的“现成句子”;
规律六
帮你真正纠正自己发音的永远是你自己
经常有同学找到老师要求老师帮助纠正发音,老师读过之后,同学会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当时好像是懂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发声,有时会有一两次发音对了,但是回去之后,发现感觉又回到了开始,其实靠听老师读几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反复的多听,复读机应该是我们练习发音最好的老师,磁带的发音会更加地道,而且没有有些外籍老师的口音,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永远都会非常热心,不知疲倦的重复的念给你听。
规律七
改变发音的过程是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更是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的过程
对于发音比较流利的有两种.其一是发音好坏并不重要,只要能说出口,大概能表达的意思也就可以了。这种说法不能认可。因为发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听力及运用语言的自信。其二是发音好了才可以练习开口表达,一味的只注重发音,对发音永远吹毛求疵,要知道发音是一种习惯,纠正发音的过程实际上是养成一种良好的发音习惯的过程,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时一日,在养成了正确的发音习惯之后,应做到坚持每天去模仿,去运用,在不断模仿练习和运用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发音的水平。我们的自己的小孩有哪一个是发音练习好了,才开口说话的呢?我们不都是在边模仿发音的同时开口学会说话的吗?
规律八
发音的练习模仿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是同步进行的
有些同学们会把发音的练习提高看成是独立甚至是非常孤立的,其实一个只会把英文读得很好听的人,就好像一个只会在岸上挥舞着双臂说自己水性很好的人一样,没有一点实际的意义,语音的提高与练习就应该和阅读,听力,词汇,写作一样,不能被孤立开,是应该和语言能力中的听说一样,在边模仿边练习中同步的提高的。
规律九
正确发音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运用的多少
任何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所犯的错误,会是发音提高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比如搏击手的技能除了在练习时的体会之外,只有在不断搏击体验中完善和提高。
规律十
语调的生动取决于我们英语表达的熟练程度和表达时的语境与心情
同学们过去曾花了很多时间在语调的模仿以及学习句子的句中疑问动词来训练自己的语调,而真正的有效的语调练习是要建立在能熟练的运用语言这门工具基础之上的,试想想,一个连站都站不稳,一个跚跚学步的人去学习如何走得有气质和风姿绰越,显然是无俚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