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关注的2010年高考结束了,考生及其家长在估分填报志愿;地方教育行政领导与校长在等待其考生的上线率和升学率;教师在评价自己的复习与考试题是否对应;教辅报刊图书在仔细对照其产品中是否有偶然命中的考题;命题者在收集社会对试题的反映、调研试题的难度、信度、区分度等。
笔者,作为一个业已退休,但依然倾心于基础英语教育的老教师,作为曾参与《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的一分子,也迫不及待地第一时间关心着英语高考,认真反省自己竭力宣传的英语教学理念与方式等与考试的方向、内容、形式等是否贴切呼应?
通览2010年英语高考全国卷和地区自主命题卷并认真比照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坚定地确认高考在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的前提下,更加凸显了基础教育改革英语课程的教育目的及其目标要求。
课程标准中的“着重”和“特别注重”的能力(见本文链接)在高考试卷的题型结构、分数权重、试题设计及内容上得到完全充分的体现。这是对当前基础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重孤立的语法词语知识传承、重周考和月考等考讲练“实战训练”的单一教与学的方式的强力反拨。
那么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给我们指引的英语教育教学航向的基点是什么呢?笔者以为:
“英语信息能力”是“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对英语教育的迫切要求;是基础英语教与学坚定不移的目标;是学生未来和终身英语学习和应用的基础;是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价值所在。而“英语信息能力”培养的基点是“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也是笔者从事几十年英语教学教研的切身体会:“听,是攻克英语城堡的突破口;读,是拓展英语能力的永动机。”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行为始终基于发展学生这两项能力展开,即:
1.努力挖掘和激活学生的经验,采取不断增强他们自信心和成就感的整体教学观点和策略,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他们对英语声音信息和文字等信息的理解能力。
2.以英语核心教育资源——教材为载体,切实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材所提供的信息和知识内容,沿着话题信息内容的理解这条主线,从整体到局部,从语言内容到语言知识,逐步形成学生能粗线条地接受整体内容(即便其中有一些未知信息,如词语或结构等)的心态和习惯、获取理解信息的速度、整理记忆(如note-taking)的习惯和能力,以及独立自主解决理解障碍的能力。
3.在所听、读信息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围绕所接受的信息组织学生展开说、写表达,以及英语词语、语法等知识的学习,从而进一步拓展他们主观思维联想,发展他们具有想象力的表达活动。
4.广泛开发利用报刊、读物等资源,组织鼓励学生实现超过教材1/3以上的信息输入量,强调根据学生个性实际常态的信息获取量。“能飞则飞、能跑则跑、能走则走、不能走也向前爬”,就是当年笔者努力实现的教育目标,旨在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能坚持在可理解的信息流中有所成就、有所进步。最近笔者到云南丽江支教,在本人课题实验基地——古城中学调研时了解到,该校熊老师所任教的高一班级,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阅读活动,有的学生坚持阅读相当于初二水平的英语学习报纸、有的阅读读初三水平的报纸、还有少数优秀学生读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的报纸,学生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高二年级他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取得明显优势,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英语教育教学理念的成功。
笔者常讲,基础英语教育教学中要坚持“体能训练”,而不要一味搞什么“实战训练”。所谓“体能训练”就是要强调学生自信心的建立、重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的培养和实践、重学生听读说写习惯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特级教师许士升先生关于英语教学“田径好的学生,打什么球都行”的论点,正是许多英语教学成功者的切身体验。
我国普通高中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还在扩大和深入,英语高考的改革还在进一步发展。面对这场被我国著名调查文学家王宏甲称之为“中国的新教育风暴”的改革,“改变”是所有智者应取的“与时俱进”的生存和发展策略。为此,每一个有思想的英语教师,即明白之师,都必须冲破自我的思维定式,不间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不停歇地研究与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大方向正确地导航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向!